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6章对话崇祯(下)(2 / 2)

  “京营本就孱弱不堪,经此一劫至闯军兵临,算上老弱兵残,连城墙都无法布满,也无任何战力。”

  “至于那些大臣,除了少部分忠于大明的殉国之外,很多已经在等着改朝换代了,主动打开城门引闯军进入,跪迎李自成。”

  “就这样,大明被那些无耻奸臣给葬送了……”

  在整个叙述过程中,沈浪尽量不去说崇祯的不好,所以没有说他一次次的催促准备不足的孙传庭尽快出战,是逼死孙传庭的原凶之一。

  也没有说他笃信和重用陈演这样平庸而刻薄之人,导致吴三桂无法及时入关救援。

  既而罢免陈演之后,又重用更加忘恩负义、不知廉耻的魏藻德接任首辅。

  最后,沈浪还将大明灭亡的责任都推到了那些大臣身上,没有扯上崇祯。

  但事实是,崇祯宠信庸才,忠臣殒命,政令混乱,大明的灭亡怎么可能和他没有关系?

  只是这话不好当着崇祯的面说出来,毕竟传言崇祯刚愎自用,很爱面子。

  这要是当面打脸,他恼羞成怒把自己砍了,那就太冤了。

  详细的听完接下来不到一年中大明的命运变化,崇祯都有些无法控制自己的神情。

  脸上的肌肉不停的抽动着,缩在袖中的拳头捏得死死的,心中更是久久无法平静。

  至于王承恩,他已经是第二遍听到了,只是这一遍更加详细,也更让他忐忑,但他只能低头不语。

  还有最后一个问题,崇祯有些不敢问,但还是努力的问了出来。

  “那朕呢?朕的结局如何?”

  看到崇祯似乎又苍老了几分,脖子上青筋暴起,牙关紧咬,沈浪不由自主的吞咽了一口口水。

  他实在是不想回答这个问题,所以之前刻意打住了,没有说下去。

  但是大明都亡了,崇祯和他家人的结局是绕不过去的,除非崇祯自己不问。

  现在崇祯既然已经问出来了,沈浪不回答是不行了,他沉吟了下,轻叹一口气,声音低沉的道:

  “在闯军入城前夕,陛下命人分送太子和几位皇子到几位大臣家避难,然后下令皇后嫔妃自缢,随即亲自提着宝剑砍杀了几位公主和嫔妃。”

  “安排完这些事情之后,陛下便来到煤山,自缢于煤山上的一棵歪脖子树上。”

  “陛下还留下了一道血诏,将大明灭亡的责任都揽到自己身上,自去冠冕,以发敷面,以示无颜面见祖宗,并请求贼人勿伤百姓分毫。”

  制大 制枭。说到这里,沈浪停顿了一下,然后大义凛然的道:

  “陛下以身殉国,大仁大义,后世之人无不动容。”

  “可悲可叹,陪伴陛下走完最后一程的,只有眼前这位王公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