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五百四十七、秋归(一百一十五)+新春番外(1 / 2)





  佑德十一年七月二十六,皇帝崩于东都紫阳宫,享年五十二岁。

  同年八月初十,新帝登基,改元光献。

  九月的长安城,已是秋意凉爽。

  京畿戍卫总管孙焕下了马,直奔太极殿,见了楼月便一顿埋怨:“这些日子练兵真是要了老命了,这活不是人干,为何要重新用我?我闲着在家喝酒听曲不快活么?”

  楼月笑嘻嘻地令人替他除了盔甲,道:“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不能只我等收拾烂摊子,上回和京畿戍卫打了一架才发现,这哪是兵,弱的跟小鸡似的。堂堂三十万天子亲兵,一溃即散。”

  他说罢,对不远处的六儿招招手:“总管,我们孙将军要喝酒。”

  六儿笑呵呵道:“喝酒不行,好茶倒是有些。”说罢,他令人沏茶,又对楼月埋怨:“你可收敛些,这里不是王府,你也不再是那典军,而是禁军都尉,不能在太极殿前大呼小叫。”

  说到这个,楼月也哀怨起来。

  当这禁军都尉当得委实无趣,来来回回就是在这太极殿转悠,连宫外也出不去。怪不得从前的方崇当得一肚子怨气,竟造起反来。

  “你知足吧。”孙焕哼了哼,“里头那位要被烦死了吧?”

  “快了。”楼月道,“这朝廷里里外外,到处是烂摊子,全堆给他一人来收拾。唯一能让他开心些的,就是聊聊他的婚事。”

  众人相觑,都露出心照不宣的微笑。

  裴渊的大婚,是当下众人最期盼的事。

  封良之乱,虽然没有酿成席卷天下的大祸,但整个朝廷都因此元气大伤。先帝在驾崩前,将朝中大加整肃。凡封良党羽,处死的处死,下狱的下狱,撤职查办的也有许多。整个朝廷,犹如经历了一场换血。

  故而裴渊登基之后,并没有过上什么安稳日子。光是填补人事上的窟窿,就已经足够人仰马翻。

  孙焕和楼月等人追随裴渊多年,见到他办得最上心的私事,大约就是晚云。

  其实也不能叫私事,毕竟,当年三皇子遇刺的案子,也是轰动一时。

  裴渊登基之后,大理寺重新审理此案,找出了诸多疑点,最后公布了三皇子的死因。他死于东宫侍卫的乱箭之下,而常晚云不但没有杀他,还曾拼死救护,却最终落入奸佞之手,被诬蔑为凶犯。

  此事,如当年此事发生之后一样,也引起了轩然大波。

  而奇异的是,每个人听到三皇子死于东宫之手,都并不觉惊讶。太子暴戾,向来是出了名的。就算这案子只提了东宫侍卫,不曾提到太子二字,也没有人会觉得他无辜。铲除手足,嫁祸他人,确实是太子能做得出来的事。

  而晚云自然也恢复了清白。

  不仅如此,她还因为从封良手中救下先帝,而得了赏赐。

  众人正说着裴渊和晚云的婚事,忽而听一名侍卫忽而道:“右仆射来了。”

  声音登时安静。

  众人看去,见杨晟从大殿里出来,阴沉了脸。

  孙焕与其见礼,杨晟只点头示意,便径直离去。

  晚云这事,有人高兴,自然就有人不高兴。

  比如右仆射杨晟。

  他反对裴渊将晚云立为皇后,理由是晚云曾是死囚,纵然被证清白,也难免要被人诟病。要将她立为皇后,就应当改名换姓。

  裴渊一向行事坦荡,没有同意,与杨晟闹得甚为不愉快。

  “我听说,杨晟想把他家的小女儿,杨妍的妹妹说给圣上的。”楼月瞥着杨晟的背影,“还打算说动永宁侯来说媒,被永宁侯推了……”

  话没说完,孙焕清咳一声打断。

  “胡说什么。”他看一眼楼月,而后,将手里的茶杯还给六儿。

  “说话都小心些,莫忘了当下身处何处。”他一本正经地拍了拍楼月肩头,而后,整了整身上的衣裳,往太极殿而去。

  太极殿是先帝最喜欢的宫室,日常休憩和召见群臣,皆在此处。

  裴渊继位之后,没有工夫将这里的机要搬迁到别处,便索性也将日常办公之处设在了这里。

  孙焕进殿时,只见裴渊一人立在殿中,看着大殿上的御座,若有所思。

  听得动静,他回过头来。

  孙焕笑嘻嘻地上前拜道:“微臣拜见陛下。”

  裴渊淡淡道:“大老远听见你的声音了,生怕别人不知道你来似的,起吧,不必多礼。”

  孙焕也不客气,道:“臣见右仆射方才出去,面色不豫。他又惹陛下不高兴了?”

  “怎能事事让他高兴?”裴渊重新回到案前落座,“做到他那个位置上,只想上头做个傀儡皇帝,自己当个权臣,尝个指点江山的爽快,是时候敲打敲打他了。”

  “哦?这么快?”孙焕笑道,“究竟是何事?”

  “是先皇后封氏。”裴渊道,“昨日,她饮鸩酒自尽了。”

  孙焕怔了怔:“先帝不是让她出家去了么,怎会如此?”

  “她留了书给朕,说罪过全在她一人身上。她愿以命偿命,要朕放了封良一家老小。”

  裴渊的母亲贤妃岳氏当年的事,孙焕是知道的。这所谓的偿命,自然偿的是贤妃的命。

  孙焕沉吟片刻,道:“这先皇后倒也是个难以论说之人。前番封良作乱之时,封良的手下都把贵妃和四殿下送到她手里了,可她转头又将二人送回了宫里。封良杀了太子,照理说她与之不共戴天,可她如今又为了封良的家眷,不惜一死。不知陛下怎想?”

  裴渊道:“国有国法,自当由法度秉公论断。不过,杨晟想揽下封家的处置之事。”

  “哦?”孙焕明白过来。

  封良作乱时,曾将杨家下狱,让他们吃了许多苦头。杨晟此举,自然是存了报复的心无疑了。虽然正主封良已死,但家眷和家奴素日里跟着一道威风,纵然没有大罪,小奸小恶也定然不少。随便揪起一件不放,也能够做不少事。

  “陛下答应了?”

  “不曾。”裴渊道,“朕决意将交由大理寺去审。”

  孙焕笑了笑,意味深长:“封家的家财,还原封不动放着,据说能让国库一下充实许多。外头都传着,陛下登基之后,要用这笔钱重修宫室,开采选充实后宫。”

  裴渊神色不屑。

  没多久,六儿端了些羹汤进来,笑着说:“陛下,用膳了。”

  孙焕闻到香味,凑过去看了看,啧啧感慨:“陛下如今入主宫中,日子也过得讲究起来,闲暇时还有羹汤吃。”

  六儿在一旁道:“常娘子说了,圣上身上的毒虽然清了,但也抵不得每日这般操劳,须得多吃。”

  孙焕有些感慨,问:“说起来,好几日不见云妹了,好生无趣。”

  “她去凉州了。”

  孙焕讶然:“去凉做甚?下个月不是要大婚了么?”

  说起此事,裴渊刚刚变得好看的神色有郁闷起来。

  “她嫂嫂要生了,”他用汤匙缓缓搅着羹汤,“她担心得睡不着,第二日就留书往凉州去了。”

  那语气淡淡的,脸上却没有一丝表情。

  如寒风过背,孙焕与六儿相视一眼,识趣地不说话。

  ——————

  《新春番外》

  除夕,衙门封印,群臣朝贺,皇帝大宴百官。

  宴席上,案上摆的是美酒佳肴,胡旋舞曲一出,当即热闹起来,有人跟着手舞足蹈,叫人评判究竟谁跳的更好,没想的转着转着,推倒了案几,推翻了酒菜,一身狼狈,惹得众人哈哈大笑。

  裴渊坐在上首,却并无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