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79节(1 / 2)





  “大魏十万大军取滩州,顺清流,最后在太平县突袭建康,五万包围建康,之后另取五万直取应天。”

  容祈抬眸,看着站在门口的宴清。

  大门敞开,大雨大风吹得屋内烛光忽暗。

  “祖母围魏救赵,把应天府五万府兵带去突袭颍州,如今城中只剩下五千士兵,能撑十天。”

  宴清踏了进来,刚一进入就带来湿漉漉的水汽,屋内只剩下小黄门惶恐压抑的哭声。

  耳边是滚滚雷声,忽明忽暗的天照得人心中惶惶不安。

  “什么时候的事情。”

  容祈的声音在风中格外飘忽,倒映在瞳孔中的烛火只剩下一小截光亮,亮得惊人。

  “七月二十。”

  ——只剩七天了。

  容祈的目光落在一旁恨不得蜷缩在一起的小黄门身上。

  那小黄门把头磕得咣咣直响。

  “萧贵妃如何知道?”容祈的声音格外平静,却又能感知道平静下波涛。

  “是,是,中贵人偷偷说的。”小黄门吓得肝胆俱裂,再也不敢耽误时间,竹筒倒豆子一般说了出来,“就在贵妃给官家送解暑汤时偷偷递的字条,贵妃辗转反侧,今夜压不住这才……”

  “你说,官家早就知道了?”宴清站在烛火侧,侧首低头,缓缓问着。

  小黄门不敢说话,只是继续磕头,额头都冒出血来。

  事到如今,所有事情都豁然开朗。

  西南西北战事根本就是有备而来,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逼死应天府。

  一个襄阳还是不能让燕舟从狭隘的心中醒来,现在他更是要为了权欲,要逼死应天。

  外面是大雨倾盆,打在青瓦上听的人心中发憷,可屋内却又安静到只剩下小黄门抽泣声。

  “我去西南游说分化。”宴清在沉默中咳嗽一声,颧骨冒出莫名的红意,“西南不发兵,你带两浙府兵亲自驰援应天府。”

  容祈侧首去看他,眼波微动。

  宴清像是明白他心中所想,摇了摇头,带着一丝无奈的苦笑,甚至是命运由天的淡然:“当年宁将军的棺椁送回临安时,我便告诉自己那是襄阳十万百姓的亡魂。”

  屋内瞬间安静得连落根针都听得到。

  “这个陷阱,就算不是为了祖母,为了阿宓,为了应天府八万百姓我也要跳。”

  “襄阳的血还未干。”

  “若是……败了,便败了。”

  宴清的眉目被笼罩在烛光下,那神情好似庙宇高殿上高高耸立的佛像,带着一丝悲悯,更多的是释然无畏。

  “户部尚书李弥、侍御史郑中、给事中勾龙渊、谏议大夫李朝谊,是否可信。”容祈摸着手中的香囊,轻声问道,“在我们都不在临安的时候。”

  宴清沉思片刻,点头:“都是当年韩相留给祖母的人,也是第一批投诚的人,近五年的相处,可信。”

  “既然如此,我便送宴家一份大礼。”

  容祈垂眸,淡淡说着:“至少能保一月安宁,西南一定,你须回来主持大局。”

  第92章 破晓

  丑时将至, 子时已经步入尾声。

  声势浩大的狂雨终于开始收敛下来,奔腾不息的宫墙水道也得了喘息的机会。

  海晏殿内一片黑暗。

  安定突然眼皮子一跳,不安地睁开眼, 眼眸清亮, 丝毫没有睡意。

  官家对寝殿时常疑神疑鬼, 也很难入睡,睡眠不足让他这些年越发苍老。

  入了夜,海晏殿内不能站人,一旦睡下门口也不准点灯, 更是不许走动, 所有整个海晏殿格外安静, 也格外黑。

  幸好,不远处的凉亭四角,游廊两侧都还挂着小灯, 狂风暴雨后,还留下几盏宫殿, 影影约约照亮半个外殿。

  安定盯着屋檐下窸窸窣窣往下落的水滴, 好似一串串掉了线的透明水晶。

  电闪雷鸣终于收了吓人的架势, 屋内一直辗转发侧的官家也终于安静下来。

  偏殿歇着曹忠,曹忠已被特许在偏殿休息,至今已有半个月了,守门的小黄门已经睡死过去了。

  安定动了动发麻的脚,收回视线,眉眼低垂, 只是盯着金砖地面上的水渍发呆。

  今夜官家在海晏殿请了政事堂的宴同知,枢密院的曹同知一同商量西北和西南战事,燕舟难得强势, 很快就定下方案,宴清退下时,他甚至看到官家嘴角那抹得意的笑。

  安定愣愣看着他,却像是第一次认识面前之人。

  他八岁跟在官家身边,如今都要四十年了,那时候的官家还是先帝最不受宠的皇子,每日都战战兢兢,得到一点赏赐都能晚上笑醒,只需要一点点就能满足。

  他有些胆小,也有些中庸,读书不上不下,可他也是一个连刀也不敢拿的人,捡了受伤的鸟会小心照顾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