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81节(2 / 2)


  此时,坐在罗汉床上,腿上盖着小被子,吃着小姑姑喂的粥,“咕咕,好次。”

  小嘴还嘚吧嘚吧。

  “好吃那要吃完好不好?”抬高端着小碗,轻轻晃动给小家伙瞧。

  眨巴着圆溜溜大眼的小家伙,点头,“次完。”

  姑侄俩用完晚膳,洗了一个热腾腾的热水澡,在暖炕上玩耍,等头发干以后,才睡下。

  睡在炕上,才没有人打断她的思绪,继续回忆。

  原主的祖父母全都健在,祖父杨勇是昌南侯。那是他平定昌南有功,故而得此封赏。

  未来的侯爷是原主的大伯,祖父的嫡长子。原主的父亲是祖父的庶子,也是因为这样,才常年驻守边关。

  原主的父亲年轻时相貌俊俏,一杆银.枪,耍的虎虎生风。

  因此,哪怕是庶子,也迷倒了京中大片妙龄姑娘。并娶到了一位先帝亲弟弟的献王的庶女楚倩。

  即便是庶女,那也是皇族,被皇帝封为县主。

  原主的母亲嫁过来的时候,带来的陪嫁丫鬟都是精明能干,懂宫规礼仪。

  陪嫁也比一般人家的庶女多很多,虽没有十里红妆,可也不差。

  原主的父亲是个有上进心的,十五岁就开始上战场,给自己挣前程,原主的母亲楚倩因为不舍的夫君,特意请旨跟随夫君驻扎边关。

  皇帝再疑心也不会怀疑到这对小夫妻身上,一位是自己的亲侄女,一位是一门心思挣前程的侯府庶子。

  大笔一挥,许了。

  大楚朝开国还只有短短二十几年,今年是大楚第二任皇帝登基的头一年。

  原主的亲外祖虽然卸甲归田,过起了富贵日子。但亲王之尊 ,还是现任皇帝的亲叔父,只要不.造.反,在朝堂是没有人敢得罪。

  只是原主的嫡祖母不怎么待见二房,庶子找了个皇族县主,她憋屈,比她亲自找的嫡长子媳身份还高,心中会舒服才怪。

  还在两人成婚以后不到三年,生完长子一年多,全家就去了边关,不住在京城。

  老夫人才心里舒坦些,后面,过了些年,那二房夫妻一人战死一人太伤心也跟着去了,老夫人的心里更加的舒坦。

  只是这种暗爽不能表现出来,一个人暗自窃喜高兴。

  现在是,二房死的只剩下两个孩子,真是让老夫人暗爽到极致。

  没有前世,只有今生,有很多无法预知的事情。

  杨清也不知道回京以后,自己会面临什么。

  不过她不怕,原主连心愿都没有留下,但杨清大致能猜到,无非是好好抚养侄子长大,教养好他。

  第102章 孤女(01)

  尘土飞扬, 哒哒的马蹄声,吱嘎吱嘎的马车声一行,由几十名军士护卫的队伍 , 正朝京城驶去。

  坐在马车上, 围在火炉的姑侄俩,昏昏沉沉。被子铺了好几层,才舒服些。

  一路上已经走了好些天,离京城越来越近,如没有突然状况,再有三天就能抵达京城。

  临近黄昏, 一行队伍浩浩荡荡来到通平馆驿。

  提前已经有人打点过, 此时馆驿里面已经安排妥当。

  “小姐, 小公子,到了馆驿, 下车休息。”

  “嗯, 嬷嬷,等下你让厨房把米粥熬的浓稠些。”

  “是。”

  一行人进到馆驿,还没有进屋, 就听到后面有人吵闹。

  牵着侄子,回过头,只见馆驿大门外,又来了一群人, 看样子也有二十来人, 有马车有马, 也是要投宿在馆驿中。

  其中一位彪型大汉, 与驿丞大声嚷嚷着, 嚷什么, 因为隔的实在是有些远,听不真切。

  杨清站着看了一会儿,牵着小远儿进了房间,屋内的暖炕已经烧的暖乎乎。

  次日早起赶路,接连三天都是早早的赶路,到了京城外,没有进城,直奔郊外。

  二房已经有三位埋葬在小灵山,依照原主嫂子的遗愿,等回京以后,直接入葬,与原主的亲兄长合葬。

  那边嫂子顾氏的父母兄嫂侄子侄女已经等待在那边。

  第四日,在挑选的吉时前抵达。

  杨清一行刚到,远处的顾氏一族,急忙迎了上来。小灵山属于原主的母亲所有,现在属于姑侄俩,在山下有座温泉庄子,几进的大庄子。

  顾氏的父母,不宜去到山上,已经等候在庄子里。

  忙碌了半天,杨清抱着侄子下山。

  “小叔,您先回府吧。先给祖父祖母他们报个信,还有麻烦您帮侄女找祖父说一声,就说侄女想带着小远住上几日再回去。让小远陪陪哥哥与嫂嫂。”

  哀泣中带着恳求,杨五叔即便是个铁石心肠也不忍心。“住吧,住几日也行。我与父亲说一声就是。还有你给献王府送了信去没有?”

  “送了,杜嬷嬷直接进京先去外祖府上送信,再回府整理我们带回来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