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76节(2 / 2)


  李文宁却是在听完露出的所言之后,脸上的表情忍不住古怪的抽动了一下,怔了好半晌,才轻轻的开口,语带震惊错愕、以及一点难以言喻的微妙之情,压低着声音说道:“前太子妃的兄长,杜良娣的父亲,这——”

  李倓依旧一脸平静,并不作声,李俶却是皱着眉低声道:“那柳勣该死!”

  第99章

  听到李俶之言, 李文宁不禁微微咬了下嘴唇。

  李倓则是抬头,看了李俶一眼, 然后才漫不经心的轻声问道:“这事听着便有古怪, 我和那柳勣并不认识,大哥可知道他究竟是个什么性情?”

  李俶犹有几分恼怒和愤恨,深吸了一口气, 方才一字一顿的冷声道:“孤傲狂放,不知所谓!”

  李文宁则是微微一怔,道:“听起来,倒是和韦坚并不相同。”

  李俶摇了摇头道:“韦坚之祸,其根源并不只在他自身, 至于这柳勣,却完全就是咎由自取了!”

  李倓则是微微垂眸, 眼神沉暗, 轻声慢道:“如今说这些也都无济于事了。既然他一意孤行,做出这般举动,那诉状又已经落到了李林甫的手里,此事便必然无法善了。”

  短暂的停顿后, 李倓也忍不住叹了口气,无奈的感慨道:“杜有邻乃是杜良娣的生父, 又一直都任着东宫的属官, 柳勣的发妻是杜良娣的嫡亲姐姐,无论如何,这件事都必然会牵连到东宫……”

  甚至于, 这次的意外,有着李林甫在背后操纵,对东宫的牵连之深,还要比上次的韦坚和皇甫惟明来得更加严重一些。

  --毕竟,韦坚和东宫虽有姻亲关系,但他毕竟首先还是玄宗手下的朝中大臣,皇甫惟明也是一样,他只不过是个人和太子李亨交情甚笃罢了。

  然而杜有邻却是不同,他乃是赞善大夫,一直都属于东宫下设的属官,说白了,这根本就是皇帝给太子的一套几乎可以独立于朝廷的班子,杜有邻才是真真正正根本没得站位的铁杆□□……

  剩下的话语,自然无需多言。

  不管柳勣和杜有邻这对儿翁婿之间有什么旧日仇怨,看在外人的眼中,他们两个都是和东宫太子有所牵连的外戚。

  上次的韦坚一案,没能成功的扳倒太子,这一次,柳勣亲手把把柄送到了李林甫的手中,卷土重来之后,李林甫的攻势和手段势必会变得更加凌厉,悲观一点的想,这一回,对于本就弱势的东宫来说,形式自然也就更加岌岌可危起来。

  念及此处,李倓端着茶盏再度沉默了下来,看着水中在热气缭绕中变得有些模糊的茶末,一时间似乎有些走神。

  他忍不住的想起,自己曾经私下里和萧燕绥说过的那些话语。

  当时的时候,他便对东宫备受攻讦的糟糕处境有所预感,只不过,和李林甫联盟的武惠妃突然离世,随后紧接着又出了前寿王妃出家、还俗后却被纳入宫中获封杨贵妃的事情,寿王李瑁自此更是等于直接完全丧失了靠近太子之位的可能性……

  不得不说,武惠妃之死,给了东宫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喘息机会。

  若是当年,便没有武惠妃的谋划,或许,李林甫也不会死咬着东宫不放。奈何,武惠妃和李林甫两人早就结盟,武惠妃虽然死了,可是,东宫和李林甫之间的敌对关系也已经完全没有了缓和的机会,不管李林甫最终倾向于哪位皇子上位,在太子李亨这边,他都没有了其它的任何退路,若是太子李亨最终上位,李林甫的下场可想而知。

  如此一来,李林甫对东宫,自然是恨得咬牙切齿,只能是不遗余力的再三攻讦,以图最终保住自己的权势!

  虽然李倓置身东宫,但是,除了给李俶帮些忙之外,他却一直都没有过多的参与进东宫的事务来。正因为尚不曾置身其中,所以,看待东宫的事情时,李倓反而能够稍微脱离出来,凭借着或许是旁观者清的缘由,比旁人更早的觉察出这些变故背后的危险,以及,一早就越发觉得不安。

  只不过,心中不安的次数多了,时间也太长了,太子李亨被接二连三的打击搞得灰头土脸,至于李倓自己的情绪,似乎都对这些事情变得有些麻木起来……

  思绪飘忽间,李倓又忍不住的想起了萧嵩的突然致仕,以及因为萧嵩的致仕,同他一起回了老家去的萧燕绥。

  不得不说,致仕之后正好就顶着一个太子太师的名号的萧嵩,毫不犹豫的远离长安城回老家养老这做法一出来,莫说是朝中其他还在观望情况的官员们,就连本来还有意借此机会前往徐国公府上拜访一下、和萧嵩这只老狐狸适当的拉近些关系的太子李亨都有些被惊呆了。

  李倓毫不怀疑,李林甫可能都没想到过,萧嵩竟然会放权放得这么干脆又突然,甚至于,为了减少麻烦,干脆直接就远离了长安城这整个大唐最核心的权力中心!

  李倓自己觉得,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走得那么急急忙忙、潇洒干脆的萧嵩很可能都不会再回长安城了,只是,这样一来的话,也不知道她什么时候会回来……

  ·

  远在陇右大营的王忠嗣,终于收到了这封来自长安城的密信的时候,杜有邻案业已尘埃落定,距离事发当日,早就是许多日之后了。

  王忠嗣本来都没当回事,看到这封来自长安城的密信,也只是先回了自己的书房,四下无人之时才轻轻将其打开。

  只不过才瞥了一眼,王忠嗣的眼睛便陡然间睁大,都没继续往下仔细看下去,便立时大声冲着书房外面守卫的亲兵吼道:“把王思礼给我叫过来!”

  虽然痴长了王思礼很多岁,和王思礼他亲爹王虔威才是一个辈分的,不过,王忠嗣其实很有自知之明,他自然行军打仗颇有些水准,但是,在计谋筹划、算尽人心上,反而不如王思礼这么个也不知道整天都在琢磨些什么的小兔崽子……

  不操练军队的时候,王思礼通常都是上午在校场,下午则是待在书房中看书,尤其是摆弄些王忠嗣看了就头疼的墨家藏书。

  这会儿,刚刚在校场上舒展开筋骨、出了一身汗的王思礼,便又一次直接就被王忠嗣的亲兵给打断了。

  此时正是夏日最为暑热的时候,在校场上训练时尚且不觉,突然停下来之后,又一路匆匆赶过来,那满头大汗反而变得格外醒目起来。

  回来的时候,都热得恨不得想要吐舌头的王思礼还有些叹气的皱着眉头,大马金刀的在王忠嗣的书房里随便找了个椅子坐下,然后又忍不住的起身,直接捡了个信封冲着满头大汗的自己扇了扇风,这才无奈道:“这么急匆匆的找我,又是怎么了?”

  刚刚在等待王思礼的时候,王忠嗣便已经看完了那封信。自然也得知了东宫目前的局势变得稳定,太子李亨也已经再次转危为安的消息,然而,他却依然忍不住的拧着眉,面带凝重之色的将这封信交给了王思礼,只是简单道:“你看过便明白了。”

  王思礼略一挑眉,伸手接过了这封信。

  当日,尚未事发之时,宰相李林甫便直接将柳勣和杜有邻两人分别控制了起来,太子李亨得到消息时,便已经晚了一步。

  至于那柳勣,平日里再怎么性情狂放不羁,落到了颇有手段的李林甫手中,自然有他受的。

  李林甫想要借机发挥,抓住岳父之后,可就不像是杜有邻那般,只不过是仗着是岳父的岳父,所以一直以长辈的身份训斥于他了。到了这种地步,饶是柳勣后悔,想要息事宁人,李林甫也不可能做事就此结案,自然是借着柳勣挟怨诬告的名义,直接揪住不放,死命追查,除了抓了杜有邻之后,又迅速扩大人员,将和杜有邻有关的一些东宫属官、乃至于能和太子扯上关系的地方官都牵扯了进去,只为将太子李亨也牵扯进来,而后剑指东宫!

  待到此事又和太子有所牵连的消息传到玄宗耳中之后,饶是李林甫,也无力继续遮瞒,索性直接就拿着一封信站了出来,在大庭广众之下,扬声禀明原委,直言自己前日一早才紧急收到了一位官员的控告诉状,因为事关重大,自然是立即调派人员查办,并将那柳勣亲笔所书状告岳父杜有邻的诉状交到了玄宗声中,矛头直指太子李亨。

  韦坚一案的风波刚刚过去,且因为李林甫的大肆株连牵连甚广,如今,李林甫又是这般举动,可见其不肯善罢甘休。

  便是裴耀卿见状,也不由得心中一惊,他收敛着面上的表情,不动声色的往太子李亨那边瞥了一眼,便看到,太子李亨的脸色尤为难看,甚至还带几分不知所措的惊疑不定,想来是并不知晓李林甫刚刚呈上去的那道诉状里究竟写了什么。

  只不过,太子李亨不久前才在李林甫手下吃过亏,如今李林甫气势汹汹,百般攻讦之势再度席卷而来,太子李亨心存忌讳不安之感,也是人之常情。

  高力士从李林甫手中接了那诉状,面上依旧是纹丝不动的冷淡,毕恭毕敬的将其呈给玄宗之后。

  玄宗打开,略看了一眼,便用锐利的目光扫过脸色难看的太子李亨,以及犹自低垂着头以表恭谨的李林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