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98节(1 / 2)





  屋内的气氛还是平和的,纪凛说这些时语气都很淡,沈嫣却是知道,避不过的,就快要正面相对。

  …………

  淮阳以北的雪越下越大,临近年关,大晋各处都有着浓郁的新年气氛,距离阜阳城越远越浓郁,有些偏僻之处,消息闭塞的,甚至还不知道这天下已经变了天。

  就在过年前半月,皇上立下太子,这本是件值得庆贺的事,但阜阳城中,懂的人不见得有多高兴,不懂的还在疑惑,皇上登基一年都不到,怎么就立了齐王世子为太子。

  新年气氛中还夹了暗涌。

  十二月二十,家家户户都在忙碌着小年时,从北岭召唤的数万兵马已经抵达阜阳城外,二十里地驻扎。

  二十二这天,皇上昭告天下,要平锦州叛乱,捉拿叛贼纪凛和乔将军等人。

  纪凛是在皇上登基大典上被人救走的,之前囚禁多日,他的身份既不是皇子也不是王爷,无封无府,什么都没有,从侍卫手底下逃走的,那就是犯人。

  逃走的犯人皇上不追究,他还在锦州举旗,集结一些官员将士,拥兵自重,看来是要自立政权,对于皇上而言,这就是叛乱。

  他纪灏是正统嫡出,锦州那儿便是谋逆反叛,这本就是不被允许的,有叛贼要抓,有叛乱需平,召回数万兵马平定锦州,便是为了黎明百姓的正义之举。

  听起来是那么回事。

  而这消息传出阜阳城之后,许多人的新年过的很不踏实,这战事都要波及到皇城根下了,住哪儿都不安全,从阜阳城往南,淮阳不安全,锦州更不安全,那就只能往泰州和顺州两边。

  于是便出现了这样的奇怪现象,往年这阵子都是在家过年,到了元宵之后才会出城去,今年的阜阳城,有不少百姓年初六七开始出城去了,大包小包的堆了满马车,有些甚至还专门拉了一车放箱子,看似是走亲访友送东西去的,实际上,他们这是要离开阜阳城出去躲一阵子。

  但这样的人是少数,大部分人都还安分的留在阜阳城内。

  到了十三这天,元宵灯会开始之际,这天早晨醒来,百姓们发现城中戒严,忽然多了许多巡逻来去的士兵,进出城门口需严查路引,到了快中午时,各条大街开始准备夜里的元宵灯会,有人看到数名将士从宫中离开,出城之后,去了二十里地驻扎的地方。

  到了晚上便有那样的消息在城里传开,城外起营了,二十里地驻扎的那些兵马,在傍晚时集结出发,往南而去。

  要打仗了。

  那是只有住在官道附近的百姓才能有的体会,大批兵马经过,日夜都有马蹄声,闹哄哄的。

  这里的百姓几辈人下来都没有经历过战争,这阵仗,光是瞧着就让人心生了不安,有些距离近的,吓的收拾了东西想找地方躲藏起来,若是真打到了这儿,吃亏的还是他们。

  而锦州那儿,乔将军集了兵力守在锦州城内外,小乔将军则是带了一部分人,从百步岭外离开,在陈统领率军前来时,小乔将军绕过了锦州,悄悄往泰州而去。

  第131章

  初春, 三月的锦州城美如画卷般,四处是郁郁葱葱,迎春花开, 明黄色的小花朵绽放在灌木丛中, 蔓延出花坛,垂落在地上。

  这幅安逸宁静的情境, 洋溢在锦州城内。

  暖风送花香,正是踏春好时节, 每年的这时候会接连热闹上好两个月, 天天都有人出城去游玩, 好游山玩水的能在外面呆上半月一月。

  但今年却是另一番光景,从三月初兵临城下时,锦州城就处在紧张的状态, 再无人出城去游玩。

  陈统领率三千兵马在锦州城外五里地驻扎,第二天就派了人到城门下,要求见乔将军。

  陈统领的目的是为劝降,要是乔将军开城门投降, 皇上便不会追究此事,乔家不会因此受难,锦州城的百姓也能免遭战火波及。

  与陈统领一同前来的杨大人就是这个负责说服的人, 他不仅是要说服乔将军,还要来劝拥兵自立的二皇子不要再执迷不悟。

  但这些话,更像是说给锦州城的百姓听的,而不是说给纪凛听。

  提他被南平人救走, 再提他拥兵自立,听起来就是六皇子和南平人合谋,企图覆灭大晋,要给当年的南平人报仇。

  乔将军在城墙上哈哈大笑,他与陈统领不熟,和杨大人倒是旧相识,习武的不愿和文人为伍,乔将军嫌的就是他们这幅文绉绉的样子,说话也喜欢拐弯抹角:“杨大人,执迷不悟的到底是谁你心里不清楚么,德王那身子骨,连个孩子都生不出,还得从齐王那儿过继世子立为太子,你们这群人平日里不是最喜欢把正统挂在嘴边,齐王世子这都隔了一辈,你们也能接受,这算什么正统嫡出?”

  “还有那卫国公,一把年纪非要争什么嫡长,皇上登基三年,可有什么对不住大晋的地方,在位期间多的那些事你们都没瞧见?你们这群人啊,我看就是太闲了,就该把你们扔到北岭去,尝尝那边吹上半年风雪是什么感觉,整天喊着为国为民,泰州那儿的旱情你怎么不去管,平府水患你怎么不管,四处造谣生事,编排皇上的不是,也是皇上仁慈,换做当年的先祖皇帝,你们还有命活么,你为官多年,说的这些话老脸羞不羞!”

  “我告诉你们,本将军支持的就是正统,是先帝过世之后,太后娘娘亲自主持,四家合力拥护登基的皇上,没争没抢,也不是那个连四朝元老都下的去手的德王,杨大人,你要再这么执迷不悟下去,这大晋迟早会毁在你们手里,你也不看看这天变成什么样了!”

  放狠话谁不会,文官最为擅长的,武官也会时,就没什么优势了。

  乔将军说完后看着远处的杨大人,瞧那神情,怕是气的不轻。

  杨大人的确是气的不轻,更多的是乔将军话里的意思,一旁阴霾着神色凉凉了一句:“杨大人说的这些有何用,若这样就能劝的他们开城门交出逆贼,我这几千兵马就是来做戏的。”

  “你!”

  杨大人转头,区区一个从营里提拔上来的佐将,做了统领后这么嚣张,这陈家比那姜家还要会仗势。

  “杨大人还是去后头坐着的好,以免刀剑无眼,伤了您的尊贵。”陈统领没把他放在眼里,冷哼了声转身下令,“投石准备!”

  这边乔将军下了城墙后,见到等在下面的谢岐,哈哈笑着走上前去,拍了拍他肩膀:“多亏谢大人出的主意,痛快啊。”

  看起来比乔将军年轻许多的谢岐,修身而立,颇有几分仙骨味,他笑着提醒乔将军:“劝说不成容易恼羞成怒,将军要提防。”

  “就陈家那小子,哼,老子在拢州打商国人时,他还不知道在干什么。”乔将军脸上的笑意褪了下去,转而是来自军人的凌厉,在他看来,德王将驻守在北岭的兵马召回来这么举措就十分的不妥,虽说这些年来北岭那儿太平了许多,可依旧是存了许多隐患,现在一下抽走了上万兵马,届时想补救都来不及。

  话音刚落,城墙上有士兵匆匆赶来禀报,瞭望塔的守卫发现,三里地外有大批人马逼近,前面是投石车。

  来的比谢岐预计的还要快,看来他们本就没打算劝服,乔将军对谢岐拱手,沉凝着面色,带人上城墙。

  一刻钟后全城戒备,锦州城内,距离城门口较近的地方,卖菜的老汉刚收下钱,由城墙传过来的低沉号角声,惊的他险些把铜钱都抖掉了,众人朝声音来源处看去,城墙外的天空忽然变得雾蒙蒙的,像是烟尘滚起来,还有马蹄嘶吼声传来。

  还没反应过来,众人的视线里,有什么从远处飞过来,朝着他们的方向。

  不知谁喊了声小心,就在菜摊子前不远处,轰的一声巨响,远处看很小的东西,突然变的很大,砸在了摊子前的一个草屋,将草屋顶砸了个大窟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