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十三第38节(1 / 2)





  她算是他半个学生,他的教导和指引,就像是开启宝盒的条件之一,当然前提是这个盒子里本身就装着宝物。

  徐海清的确青出于蓝,现在连他都不知道她在想什么。

  前些日子他还十分仔细笃定,能看得明白她,相信她相信自己的每一句说辞。

  然而转了一圈才发现,他是被自己的“相信”欺骗了。

  再次见到徐海清时,她已经从房间出来,来到二楼角落的休息处。

  章赫坐在这里有几分钟了,他还在愣神,同时收拾着心情。

  徐海清只捕捉到他有一丝恍惚,很快便消失不见。

  章赫的疑惑解开,并且接受了事实,甚至觉得有些啼笑皆非——他在教徐海清的时候,徐海清也用自身行动给他上了一课。

  章赫坦然问:“下面你打算怎么做?”

  徐海清自然不知道章赫经历了什么样的心理过程,她只觉得章赫和之前不太一样,但这种变化她并不排斥。

  徐海清说:“什么都不做,看康尧怎么做。”

  哦是了,今天她大张旗鼓的去找王世川,消息必然会传到康尧那里。

  之前康尧已经越发急迫,因急迫而露出更多马脚,如今得知她和王世川单独聊了十几分钟,心里有鬼的人怎么会踏实呢?

  王世川可是知道康尧秘密的人啊。

  这一次情急之下,康尧又会犯什么错呢?

  ……

  徐海清的等待没有白费。

  康尧因药厂某项合作的关系,出差去了外埠。

  徐海清本没有在意出差地点,只想着他出差的用意。

  直到她从章赫那里得知,康尧去了江城。

  徐海清愣住了。

  江城,那是她的出生地,她一直在那里生活到十六岁。

  徐海震,她毫无血缘关系的哥哥,现在已经进入了刑警队,虽然在队里是新人,却已经立了功。

  有人说他是运气好,事实上他是能力不俗。

  有些消息还是方振新带给她的,说是那边刑侦大队的队长亲口告诉他的,徐海震是天生当刑警的料,他有敏锐的直觉,和对细节非常过人的观察力,别人忽略掉的东西,往往被他抓住不放,成为破案关键。

  徐海清表面上什么都不说话,心里却有些骄傲。

  她哥哥的本事她能不知道吗,连教她擒拿术都透着许多心眼,还叫她怎么找时机,怎么制造敌人的漏洞,怎么逼得对手自乱阵脚。

  只要对手乱了,自己就有机会。

  话说回来,徐海清也知道这些消息是江城那边故意带给她的,以徐海震的角度,他希望她能坚守本心,不要误入歧途。

  而站在方振新的立场,他一定不希望姜家能给警方省点心。

  姜林升这些年十分约束手下,在某种程度上说也算是“帮忙”维护治安。

  反过来如果姜家也跟王家一样胡作非为,一来这不是警方愿意看到的,二来姜家的下场早晚也会跟王家一样,逍遥得了一时,那是因为证据不足以及时机不成熟,一旦走向末路,那就是树倒猢狲散,无论是警力还是圈子里的劲敌,都不会放过姜家。

  这样生动的课程,不只是王家以身试法,亲自演绎,也多亏了章赫的科普。

  为什么一些“地方势力”会做大,难道官方看不见么?

  有的是看见了,但因为各种利益纠葛,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等到万不得已的时候,或是事情闹大了,惊动督导组再说。

  还有的是要放长线钓大鱼,证据不足,动的就是虾兵蟹将,要撼动幕后boss非得有点耐心和整套部署。

  再说回康尧去江城出差一事。

  徐海清是这样问章赫的:“江城有人接应他么?”

  章赫说:“听说是姓顾。”

  顾?

  徐海清说:“能接应康尧的,一定是那边有头有脸的人物。康尧最要面子,他不会跟比自己低阶的人混。”

  章赫:“虽然还没有确切消息,但江城确实有位姓顾的商人,这几年起来很快,是做房地产发家的。”

  九十年代执行房改新政策之后,便有一批人下海经商,专攻房地产投资,江城姓顾的商人就是其中之一。

  徐海清:“既然是做房地产,怎么会和康尧有牵扯?”

  章赫:“应该是对药厂生意感兴趣。”

  徐海清不禁冷笑:“是对原材料感兴趣吧。”

  但无论如何,这并不关她的事,她懒得多费心,再说江城太远,她的手也伸不过去,还是先把眼前姜家的事处理妥当。

  章赫问:“江城应该是他安排的退路,如果能用上的话。你打算怎么做?”

  是放,还是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