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52章燧发枪量产(下)(1 / 2)





  “嗵嗵嗵……”发动机正常转动起来,通过传动带、齿轮将力量传送出去。

  操作台一侧,齿轮跟着匀速转动,带动一个可以弯折的推杆不停的伸缩。

  这是这台机械做活塞运动的主要部件,也是代替人力的作用。

  后面的部分才是拉出螺旋膛线的关键,需要钻头能够360度逆时针、顺时针来回旋转。

  因此在推杆的一头用齿杆、齿轮做成另一套装置,将长长的钻头安装在上面。

  在推杆的作用下,它就可以带动钻头一边做活塞运动,一边逆时针顺时针的旋转。

  从而带动钻头在枪管内一点点的拉出膛线,原理并不复杂。

  既然机器运转没有问题,沈浪便拿出一根枪管安装上去,进行实践操作。

  整个过程还算顺利,只是每隔一段时间,需要暂停一下,用小刷子将钻头上的小毛刺刷干净,同时再加些润滑油。

  这候 a 章汜。花了二十几分钟,沈浪才钻好一根枪管,这个效率有点慢,一万根要自己一个人钻到猴年马月去。

  沈浪决定好了,自己要做出几套手动的膛线机出来,然后带到大明去,让崇祯安排人去做。

  手动的结构就更简单了,就相当于把发动机和推杆的那一部分去掉,换上一个用人力拉动的装置就可以了。

  比如用手轮,用人力摇。

  再简单粗暴一些的,直接就加个把手,力气够大,用蛮力直接推拉就可以。

  不过,喜欢机械的沈浪,就算不用发动机,怎么也得想个省力的法子。

  把这个事情记在心中,他继续拉膛线,花了一个多小时钻好了五根枪管,每根枪膛里面有四根膛线。

  对比了一下,都成流畅的螺旋形,看起来蛮不错的。

  沈浪又用拉好膛线的枪管组装了一支枪,然后开始用尺子和电子秤测量各种数据。

  全枪长1276毫米,加装刺刀后,长1662毫米。

  全枪重4.12公斤,弹丸重量、直径、弹长、初速之类的暂时都还不确定。

  不过这支枪倒是独一无二,是的,独一无二,人类史上都没有列装过这种枪。

  为何?因为使用米涅弹的线膛枪,早已经是火帽击发枪,燧发机已经被火帽替代了。

  而现在的沈浪暂时整不出火帽,便搞出了这种燧发线膛枪,并准备用米涅弹,所以才这么的独一无二。

  虽然在射速、发火率上可能与火帽击发枪有些差距,但沈浪知道,这支枪放在大明那个时代,绝对冠绝全球。

  枪造好了,接下来就要解决子弹的问题了。

  作为现代人,肯定是怎么先进怎么来。

  而前装线膛枪最好的弹种也就是米涅弹了,能够更好的发挥线膛枪的威力。

  米涅弹的造型,网上有很多图片,但是要将其复制出来,甚至是量产,还是需要一定技术含量的。

  米涅弹和大明正在用的圆形铅弹有很大的不同,它是一种锥形,底部是空心的弹头。

  而且弹径比枪的口径略小,以方便装填。

  但是,弹径比口径略小的话,子弹与枪膛之间就会有空隙。

  这样一来,在发射时就会导致火药燃气泄漏,从而导致膛压降低,威力大为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