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50节(2 / 2)


  “老板娘,九月一整个月不开门?”

  “是的,九月一整个月不开门,等十月就开门,十月第一天会开门。”

  已经不知道第几个客人在问九月的事情,陈安忻每次都耐心回答。

  客人不问原因她就不说,问了只说要回乡下老家忙秋收。

  她在八月二十号的时候就把九月不开门的纸贴在门外了,每天问的客人不少。

  她觉得等最后两天,店里收入会很高,有一拨客人会因为九月不开门,囤些包子馒头。

  “哎哟,这可怎么熬,我每个星期都要来一趟,不过来吃顿饭浑身难受。”

  “没事,可以把九月的钱攒起来,等十月多吃几趟。”

  “说的也是。”

  不光今年九月,以后每年九月陈安忻都不打算开门,今年九月事情是真多,方威和秋天结婚,还要搬走,已经住了快一年,家具厂生意比方威想象的好,秋天单位的分房被插队,对他们也没影响,他自己买小楼住。

  他们两个早打算喜事办好后就搬去新房,搬家的时候她和方嵘还会去帮忙。

  方威秋天走了,家里还得再整理收拾一遍。

  家里就剩他们两个,她可以“自由”了,晚上不用急着洗澡,早上不用担心出门动静大吵醒他们夫妻,爸妈弟弟妹妹或者哥嫂过来,房间也不用觉得太少了。

  是的,方威和秋天住的房间,她打算改成第二个客间。

  至于孩子的房间。

  等有孩子以及孩子能和爸妈分房睡再想,还要再几年呢。

  “安忻,擀面的面粉快没了,店家有说什么时候给我们送面粉吗?没有我让安志去催催。”方嵘正在厨房揉面团擀面,见面粉不够用了才来催。

  “马上就来……来了。”陈安忻刚说完就见到过来送面粉的人,让他把面粉送去厨房间,她也跟着进去厨房间了。

  面粉还不是单一种,做包子馒头面条用的粉不一样,方嵘说的面粉只是用来擀面条的面粉。

  店里爱吃面条的客人有,这类客人还会单独买面条自己回家煮,但到底不是大多数,所以包子馒头饼用的粉不紧缺,时时都有,就面条的,她是看快没了才会去买。

  送面粉的人走了,刚才和陈安忻聊天的客人也走了,陈安忻待厨房切面条。

  这会儿是上午人不多的时间。

  凉面用的面是买来现成的面,店里汤面都是他们自己擀的。

  宽面细面都有,切细面的活方嵘能做,木工活就要细致,但在陈安忻眼里,切得太慢了,所以揉面团擀面的活一直是他来,切面条换成她。

  陈安志在旁边剥蛋壳,难得主动开口:“姐,再两天真要爸妈和哥嫂一起过来帮忙?”

  “嗯,是的,姐到时候会挪出单间给哥嫂和时时悦悦住,你还是和爸睡外间,妈和安萍睡里间。”

  方嵘:“单间有个大床板的,安志你放心吧,大哥大嫂一家能住下的。”

  这两个月,爸妈和安萍有来过两次,大哥大嫂一次也没来过。

  陈安忻的想法是爸妈年纪也大了,让哥嫂过来送就成,但是各种原因,他们一家没来。

  她大概明白哥嫂的顾虑,干脆趁两个小孩也放假,全家一起过来。

  “我们真能有很多生意要做吗?”叫爸妈哥嫂过来是帮忙的,陈安志不太确定是不是真的需要。

  陈安忻:“就算没别的客人,我们还有堂哥的大单子要做呢,他不是要结婚,包子订一百个,馒头订一千个,回乡下家里做就麻烦了,还是在早饭店做方便,爸妈不是会骑三轮车过来,可以放三轮车上。”

  “一千个馒头啊。”陈安志惊讶了,他先前没听说过。

  陈安忻:“是的,早晚都要烧馒头了,不光要拿到乡下,还要发给工厂工人,馒头需求量就大了,不喊爸妈哥嫂过来,我们三个也完成不了。”

  她也是才拿到单子的。

  陈安志:“太多了,早饭店一天卖出去的馒头也就超过一百个,一下子就要了我们快半个月的馒头数。”

  陈安忻:“所以要喊很多人过来,到时候我会给爸妈哥嫂还有你一人一天五块钱的,安萍也会意思给个一两块钱,毕竟真的忙。”

  为了九月整个月的假期,陈安忻就忍了月底的忙碌了。

  陈安志:“姐,你不用给我了,我九月不用工钱。”

  “不行,工钱必须给你,你姐夫我都给的,不能少了你。”

  “是啊,安志你就收着好了,我也有的,你姐姐说也给我五块钱一天,我堂哥结婚在九月五号,馒头他九月三号要了,我们一号二号关门干活,能拿十块钱,加上八月最后两天如果忙的话,还能有一天五块钱。”

  方嵘拿五块钱完全不会不好意思,他特别好意思,巴不得多几天,这样他给安忻买自行车和手表的日子就更近了。

  姐夫语气听起来很喜欢五块钱一天的安排,陈安志不好再拒绝。

  ...

  “妈,排老长队了,你去上班吧,我来排队。”楚小玉和自己妈说道。

  楚妈:“那你别忘记要买什么……算了,给你写张纸条。”

  她上班都会带上纸笔,刚好拿来写东西。

  兴隆早饭店第一个客人楚小玉,也没生气自己妈把自己当记性不好的小孩,这样她不用说了,可以直接把纸条交给老板娘。

  “这人咋这么多?免费送东西呢?”一个大妈过来,见队伍老长,好奇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