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35节(1 / 2)





  随意吃了晚饭,拍拍屁股直奔大哥家里。

  走之间还对着自家对面的老三喊了一嗓子,“老三,去大哥那边。”

  端着饭碗跑出来的杨三叔,快速的扒拉几口,“嗯,我等哈,马上过去。”

  转身又快速扒拉碗里的碎米饭,进屋就放下饭碗。拍拍屁股转身朝老大家里跑过去。

  杨三婶翻了一个白眼,不想说他,说了也白说。

  杨三叔的两个儿子杨习胜,杨习昌,也快速扒拉几口,丢下饭碗就跑出去。

  杨三婶跟在身后喊,“还吃不吃啊?”

  杨习昌边跑边摆手,“不吃不吃。”

  杨三婶回到屋里,没好气的对儿媳还有孙子说,“这三人眼里只有侄女只有妹子,瞧瞧,跑的多快。”

  两个儿媳,不接话。怎么接,听听就好。

  大儿媳抱着两岁的儿子杨建兵,自己吃一口给孩子喂几口,忙的很,对于婆婆的抱怨她连眼皮子都没有掀一下。

  别看婆婆与大伯母,二伯母不是相亲相爱,但对于老杨家唯一的侄女却是很喜欢,你以为她真是抱怨家里那三个为清清做事啊,不,人家就是随口说说而已。

  她们敢接话说堂小姑子一句不是就等着被喷吧。婆婆能喷的她与弟妹狗血淋头。

  二伯母也是,别看对她们一般般,可对清清那是真好,跟亲闺女似的。

  学聪明的两位儿媳,压根不接茬。

  这边,杨清家里正在吃饭,看着跑来的四人,杨清主动去厨房拿碗筷,热情的招呼叔叔们哥哥们再吃一点,还进房间,拿出来一罐白酒,一罐子至少有十斤。

  “咦,小妹,你还买了酒啊?”杨大哥杨习文诧异的问道。

  “嗯,买了呀,快帮忙打开。我不想闻酒味,你帮手打开,倒酒。”

  杨清不管了,塞给大哥,自己远远坐开。

  杨二叔等罐子被拍开,一股子浓郁的酒香味溢散开来,哈哈大喊,“好酒,好酒。清清,这酒买的好,买的好。别我在部队时喝老团长的好酒的味道还好。”

  杨清在心里小小嘚瑟一下,那当然,这可是我在古代自己亲自酿造的好酒。可是在地下藏了几十年的好酒,空间中也不多好不好,一共就几十坛,穿越多个世界,这些酒的味道已经是陈酿中陈酿。

  第74章 五零(03)

  一群男的喝的高兴, 好酒啊,好酒。

  杨清早早吃完,椅子背靠着大门左侧的墙, 听着哥哥叔叔还有爹他们聊天,说酒话。

  心里却才想起回忆原身的那些记忆。

  原身今年十八岁,结婚十个月。记忆中原身也是离婚了, 一开始不知道前夫郑江为什么要和她离婚。也没有去告状, 还有因祸得福得到一份工作什么的。

  记忆中原身十月怀胎, 几次被前夫的消息刺激,早产, 在怀孕八个月时, 生下了儿子杨磊。

  儿子五岁时再婚, 嫁给本村的一个鳏夫。日子过得不咋地, 那鳏夫脾气不怎么好, 但对原身不敢打,最多就是骂骂原身还有继子杨磊。

  后面原身又生了一儿一女,还有继子继女, 夫妻俩带着五个孩子, 日子过得很艰难,即便有娘家帮衬, 可后面的丈夫不是个有责任心的,做事也不卖力,全靠原身一个人卖力做事。

  但前夫郑江与马水莲在市里日子过得很好,有工作, 生了两个女儿。那糟心的男人不只是用一生的闲暇时间败坏原身的名声还从来不管亲生儿子, 即便面对面遇到也懒的多看一眼原身与他的儿子杨磊, 目光跟仇人的似的。

  穷困潦倒的过了一辈子, 一直到原身的死前,原身都记挂着自己当年结婚一年不到被离婚的事,觉得自己无限委屈,明明她没有做错什么事,做错的人反而活的滋润,到老那对狗男女还到处说她,踩她,凭什么,原身带着强烈的不甘。

  原身没有说出什么意愿,但内心的不甘委屈 ,怨气一直积郁在心中。

  她一生过得不好,也没有能力孝顺父母,孝顺一直把她当亲生女儿相待的二叔二婶,三叔三神。

  她很想孝顺他们,让他们也早点享到她的福,可惜困苦了一生的她根本没有这个能力。

  至于细枝末节的一些事情,杨清不想多回忆,心中有数就行。原身的那些记忆如电影般在她的脑海随时能快进快退也能随时截图。

  她可以随心所欲的调取那些电影画面。

  关于市里的发展记忆中都清清楚楚,毕竟原身一生都坚守在家乡,即便离开也是很短暂的时间。

  包括市里每一步的建设每一步的规划,周围的发生的大小事,都印在脑海中。

  有了这些记忆,未来如果只是在市里发展,她能把握每一个风口,站在风口也能飞一段时间。

  喝完酒,杨清知道二叔来的事情。一大家子都咬口咬死,杨清买房子翻盖老宅几间房的钱都是父母还有二叔三叔他们出的。

  长辈们如此做也是想告诉周围的人告诉郑家,杨家的女儿没有男人也能过得很好。

  当然这些钱等杨清上班以后每年还一些。十里八村都知道杨二叔有钱,从部队回来有带钱,还有现在每个月依然有补助补贴。

  定下计划以后,就是买房翻盖老宅正房三间带两边耳房加围墙。

  买房后的第二天,杨清在市里忙活。杨家人在老宅忙活,先打地基。

  幸好是春耕以后,要不然没有时间。

  “前进,你家可真阔气,也太惯着清丫头了。平时又不住,干啥要盖房子,年节回来在你老大那边挤挤就好。”蹲在一边说闲话的男人是村里马家的老二,一个酒鬼,做事一般,喜欢发酒疯,喜欢打人,还特别爱吹牛。

  他是泥瓦匠,对于杨家盖房不找他,心里是很不舒服的。

  因为杨前进找的是隔壁村的一位老师傅以及老师傅的一众徒弟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