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73节(2 / 2)


  今儿,杨爸与杨建国父子俩是请假过来的。

  “妈,本月的粮票已经没有了,下个月,我让建华给他姐送一些过来。”杨爸一脸红,羞的。闺女搬家置办家业的钱全是借的。

  还是找她同学借的。

  此时,他也觉得自考似乎没有关注过闺女。白天他有找机会好好的瞧瞧闺女,真是,自己都觉得这孩子有些陌生,对他与建国的态度,特别的冷淡。

  与她爷爷奶奶也客气的很,但与建华,却非常熟稔 ,两人嬉笑打闹,一看就知道平日里常这样。

  可他的记忆中,从没有见过闺女这么开心的一面。留给他的印象是:闷葫芦一个。

  一点也不像是一个性格开朗,常常会大笑的人。

  第一次,一个晚上他辗转难眠,不停的翻身。

  一夜无梦到天亮,清早,天不亮,杨清就起床,洗漱完毕,给自己化了一个父母见到也认不出来的模样。

  一身灰仆仆的衣服,背上背篓,杨清去到黑市。作为本地人,她以前虽然没有去过,但也听大人们说起过,市里有几个黑市,在哪儿有黑市。

  在黑市转悠了一会儿,杨清弄明白黑市物价以后,走到一处转角,杨清在地上铺上一块旧布。

  放下了三对男女对表,当下最流行的机械表。还有两个闹钟,有台收音机。

  最赚钱的就是这三种,她就打算干一票,以后只要没有特别情况,不会再出来。

  很快的就有人前来问,第一个先问的,是一位大婶,直接蹲在摊子前,摸摸手表盒,小心翼翼的。

  问了问价格,又摸了摸,可能是价格她接受不了,又离开了。

  走了几圈又走回来,蹲在杨清的摊子前,又开始摸手表。大婶自己没有买,缺给杨清带来了客户,她就像是招财猫。

  招来的蛮多顾客,最后东西全卖光了,大婶才张大嘴巴,问,“小妹子,你还有手表不,我还没有买呢,你咋就全卖光,也不留一对。”

  被埋怨的人,无奈,“您蹲了半天,也不说买也不说不买。我以为你不买啊。

  大婶尴尬,有些不好意思,“那我也没说不买啊。还有不,就照你刚才的那价格,我买一对。”大婶还朝被盖住的背篓望。

  “还有一对,那是我给家里亲戚留的,卖给你,我不好交代。”杨清露出为难的神色。

  大婶急了,恨不得上手去抢。

  最后在大婶的恳求下,杨清才不舍的卖掉另外一对,悄悄拿出来的。

  不到中午,杨清就卖光了带来的货物,收获了一千多块钱,快两千块钱。

  还有一些工业券,也弄到了一些粮票,煤票。在黑市买了两斤猪肉,放在背篓中。

  溜哒着就回家。

  回去之前,顺便的去了一趟卖煤球的地方。把手中的煤票,全部买了煤球,家里一年四季都能用。

  找人送来,只需要多花五毛钱。还包送上楼,摆放好。

  回到家里,没等多久,送煤球的就来了。

  回家时,杨清又看到了门口摆放的东西,想来是建华与爷爷奶奶来过。

  她拎进家里,里面还有纸条,确实是他们来过。

  第二天,杨清忙到上午十二点,准时瞬移到南港城。

  从一处没有人居住的偏僻宅子,走出来,又是一身连衣裙,灰色的连衣裙,高跟鞋,肉色水晶丝袜。

  依然是带着面纱的太阳帽。手拿一个精致的手包 。南港城这边,此时也是才发展一些年。

  之前,其实南港也不是多繁华,只是从内地去的人太多,慢慢的开始发展了起来。

  这边很多东西,都与内地是共同的。杨清专挑一些内地有的买,布,衣服,羊毛线,粮食,油盐酱醋茶,遇到好吃的卤菜也买了不少。

  还买了手表,真正属于这个时代的手表,还有收音机,闹钟等。在南港城一顿买买买。

  买了多少 ,她自己都不知道。

  就是点心,这个时代的奶油蛋糕都买了不少。还买了这个时代的奶粉,糖果,巧克力,饼干,等等。

  都是买很多。

  星期一

  正式上班。

  早上九点一刻,杨清就已经到了饭店前面等着。

  值班的人一般会提前半个小时到。

  今天值班的是前台收银兼服务员罗敏。

  上班到大门口会看见了站在门口的杨清,瘦巴巴的,“你就是杨清吧?”

  “嗯,我是杨清,今天第一天上班。”杨清如原主一样,习惯性的低着头,声音低低的还带有一丝怯怯的,对生人是胆怯的。

  罗敏打开饭店的大门,走进去,边走边说,“快进来。你胆子蛮小的,当时怎么敢跳下河救人的呀?”

  对于这位空降来的同事,罗敏有些好奇,很想探究一番。说白了就是八卦一番。

  她可是知道,等过段时间,这位新来的同事还要在整个系统内做演讲 ,还有别的单位也会请她去演讲。

  翟经理可是与她们都说过,只是现在考虑到小姑娘身体不好,胆子又小,先练练胆子,养养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