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十维公约[无限]完结+番外_443





  “知识,您是我的神,请允许我朝您跪拜。”

  这,这语气,怎么和那位图书管理员那么相似。可是著作者i和图书管理员i应该不是一个人啊。

  那种莫名的不安再次自渝州心中冉冉升起,难道…

  ※※※※※※※※※※※※※※※※※※※※

  放在作话中解释:

  crib”的原意是指考试作弊时的夹带,在密码学表示一段未加密的文字或字符串。

  在二战时被广泛应用于“隐谜”密码机的破译。

  有时,由于种种原因,德国人会把同样的电文内容用新旧两种参数加密各发送一遍;这时就有可能利用旧参数加密发送的电文作为crib来破解新参数的密文了。这种crib在布雷契莱庄园被叫做“接吻”(Kis)。

  为了获得所需要的crib,英国会刻意制造一些事件,引发德军在来往电文中使用某些词。如故意在某一地区布雷,当地的德军就会立即向上级报告,请求派工兵来扫雷。这样,在来往电文中一定会包含“地雷”这个词。这种获取crib的方法在布雷契莱庄园被称为“种花”(Gardening),英国人对此屡试不爽。

  ………

  crib的确认

  设已确认一份加密电文中包含了一段crib内容,则将密文与crib上下并排对齐,然后逐个位置比较上下字母;如至少有一个位置的上下字母相同,则将crib右移一位,继续比较;直到发现两者在所有的对应位置上没有相同的字母,则密文中的这段字符串很可能是对应crib内容的加密文字,于是得到这些位置上的一些加解密字母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证明,只有少量的“隐谜”机转轮的组合设置才能够正好在那些位置上将给定的crib加密成所对应的字符串,从而排除了大量的不符合要求的转轮组合设置,使得进一步的破译工作大大简化。据统计,一份加密电文中只要含有约30个字母的crib就可以被破解。

  德军的有些“隐谜”电文因内容很长,需要分几次发送,于是在后续电文的开头会有提示;比如说上一次电文是在23点30分发送的,那么下一次电文的开头就应该有“FORT23302330”(“继续23点30分的电文”,其中时间要重复一遍)。由于“隐谜”机用键盘上排的顺序字母来表示数字(用QWE…P来分别表示123…0),字母Y在表示数字6的同时,还可用来表示词与词之间的空格,所以这一电文开头就成了“FORTYWEEPYYWEEPY”。这串字符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密码战中最有名的crib,波兰人和英国人都曾经利用这种形式的crib破译了德军的一些电文。

  以上,均来自百度。大家看个乐子。

  第185章名字争夺战(三十六)

  冷静冷静,既然密码已经被解开,那就找到《自然的纹理》,届时,无需再做任何猜测,所有的一切都会自然而然呈现在他面前。

  “走,我们去图书馆。”渝州说道。

  “大人,不用那么麻烦。”波南顽强地爬了过来,“这似乎是一本启蒙类的书籍,我在搜索附近民宅时,见到过好几本。”

  “走。”渝州不再迟疑。

  。。。。

  不多时,分头出去找书的4人,除了焚双焱都回来了,三本绘有数字,叶片,星空,高数的厚实书籍被放到了水族馆三层的桌子上。

  渝忐忑不安地翻开了它,心中默默给予自己暗示,不会的,我的推测不会出错。

  他们将16段密码按书中所述,翻译为页码,弧度角以及与圆心的距离,很快,便从《自然的纹理》中提炼出了三段内容:

  第一段:世界分为虚实两域,虚域永恒黑暗,实域永恒光明。

  第二段:光会杀死所有虚域生物。

  第三段:生物于虚域死亡后,丢失一个字符,回归实域;于实域死亡后丢失一个字符后,回归虚域。

  生物回归实域时获得生命体存在时的一切记忆,回归虚域时失去生命体存在的一切记忆。

  看完这三段话,渝州脑海中似有狂风吹过,震得他耳膜嗡嗡作响。

  丢失一个字符,回归实域,而这里生物的名字除了i,都是无限循环小数,也就是说这里的生物永恒不死。

  即便是唯一的例外虚数单位i,其“l”部分也被弯曲成了一个环,仅留一点漂浮在环上。

  这里所有的生物都永恒不死,难怪久远前撰写《i的密码新解》的那个i与现在的图书管理员如此相像;难怪2/3画师如此推崇那位鬼手画匠,推崇谁都不认可的素勾技法,原来,他们都是同一个人,只是失去了所有的记忆。

  渝州呆呆地望着纸张上的三段话,他茫然地看向四周,2/3画师知道这件事吗?

  他的理智很快回答了这个问题。

  2/3为i留下线索;

  2/3借了书,但从某天起就不在归还;

  2/3的作品在妻子病重后一直阴雨连绵,但某一天突然百花盛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