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媚色无双第58节(2 / 2)


  “王妃也该学着管家了,这些东西正好可以给她练练手。”

  宫嬷嬷脸上带着笑:“王妃还是小孩性儿,这会儿在厨房呢,说要给殿下做点心。”

  一听这话,王嬷嬷顿时不说话了,她在如意馆这阵子算是看出来,这位未来的王妃可是得魏王心意,虽平时魏王殿下从不出头露面,事都是宫嬷嬷在做,但光凭宫嬷嬷,能找到手艺好做得又快的老师傅给王妃做家具?能有精力去采买那些琐碎的嫁妆?还不是魏王府那边帮了手。

  真是恨不得连嫁妆都一手包办了呢!

  王嬷嬷以前虽在宫里,但这次能被宫嬷嬷带出来到了无双身边,显然是没有异心的。她能以年迈之躯出宫去王府当差,对于宫里的老嬷嬷来说,这就是最好的出息,自然巴不得王妃和殿下和和美美才好。

  不提这些,无双很快就做出了一笼桂花糕,只是她许久没做过了,手艺稀疏,做出来的味道还行,但成品看着不太好看。

  她这边还在寻思,要不要再做一笼,谁知就被下面人误会她害羞,忙主动趁热装进食盒,说要给魏王府送去。

  呃,她就是顺口说要做给殿下吃,但这个殿下指的是晚上来的纪昜,而不是现在在魏王府的魏王。

  这个误会她解释得清楚吗?

  见东西已经被送走,无双只能放弃解释,准备再做一笼,留着晚上自己和纪昜一起吃。

  魏王府那,听说东西是王妃送来的,福生自不敢轻忽,一路带着笑将东西送到魏王面前。

  魏王正跟人议事,见福生笑得诡异,便挥退了其他人,把他叫到跟前。

  福生打开食盒道:“这是王妃专门叫人送来的,还是热乎的。”那话的潜意就是,殿下,你看王妃多对您上心,专门做了糕点送来。

  这是她做的?

  魏王看了看碟子里看着有些奇形怪状的糕点,犹豫了下,捻起一块来吃。有点太甜了,但味道还行,就是模样不太好看。

  福生见从来不吃甜口的魏王,竟然连吃了两块,心想:果然殿下是高兴的。

  第56章 第56章

  56

  晚上, 纪昜来了。

  无双端出一碟子桂花糕,纪昜还有些诧异:“你怎么知道我喜欢吃桂花糕?”说着也没等无双回答,就拿起来吃了两块。

  无双能说我自然知道?肯定不能, 便以练厨艺为借口, 正巧做了桂花糕。

  两人合着伙把一碟桂花糕吃了, 这东西再好吃, 吃多了也有些腻,所以无双还准备了茶, 两人一边喝着茶, 无双就把今天苏城来的事说了。

  经过她这阵子的试探, 她确定纪昜和魏王是不互通的, 至少在她面前是这样,所以有时跟魏王说过的事, 她跟纪昜说时还要夹带着把前情提一遍。

  “一次不忠百次不用, 怎么你还打算留他一条狗命?”纪昜挑眉道。

  “我打算等帐盘完再说,看他是不是真心实意悔过。他对布庄熟悉,打理了多年, 苏州那边的货源和京城这的路子都熟悉,就是不用他了,总要找到合适的人接下他的位置, 这中间也需要个过程。”

  无双考虑的比较多,有的嫁妆铺子能开多年,每年所赚不少,有的嫁妆铺子开几天就亏钱关门, 这中间人的作用其实很大, 并不一定是忠心的人就懂得做生意, 一个合适的大掌柜其实很难找, 这也是为何她没一上来就和苏城撕破脸皮的原因。

  她打算看过苏城报上来的帐后再说,是不是诚心悔过,无双不想听人说,因为人的嘴会说谎,看他如何做就行了。

  见无双这么说,纪昜也没多说什么。本来他也不懂做生意的事,不过是无双跟他说,他就在边上说两句罢了。

  之后两人吃饱了睡觉,一夜无话。

  .

  那三箱子账本,花了三天才看完。

  宫嬷嬷不擅长这个,也说不清楚,就把魏王府派来帮忙看帐的老账房请了过来。

  老账房说了很多,其实老账房说的这些无双也听不懂,大体只懂了这帐没有问题,不过有后续人为加过的痕迹,总体来说从账册上来看,这个布庄的生意是一年好过一年的,看不出有贪墨的痕迹。

  为了证实这点,老账房还专门对比过,得出鸿盛布庄每年所赚的银两,比其他相同规模的布庄要多的结论,算得上是经营有方。

  另外,几个庄子每年的进账也挺正常,若碰到旱年灾害,进账会少一些,但若是碰到风调雨顺的时候,进账就会符合当年情形。

  值得一提的是,这老账房是魏王府的账房之一,管着魏王私产的,魏王的私产中也有布庄、庄子,老账房对比过才得出这一结论。

  那如果照这么看的话,苏城的悔过之心还是挺明显的。

  无双一时也找不到合适的人选接替他,便让人去跟苏城说,账目这边收下了,这几处暂时还交给他管着,不过以后改为三个月一报账。

  ……

  时光匆匆,转眼间就到了郿无暇出嫁的日子。

  当下习俗是成亲的前一天,新嫁娘家要提前往夫家发嫁妆,除了这以外,给新房进家具、布置新房,婚床也是新嫁娘这边铺的,长阳侯府这边自然有所准备。

  只可惜,这个过程并不顺利。

  其实从两家确定婚事,到开始照着礼俗过各种礼,这个过程就十分不顺。曹氏当时虽答应下来,是迫于无奈,人答应了心里却不甘,以至于之后武乡侯府派人来过礼,她无事还要挑三分刺,更何况武乡侯府那边根本不重视,武乡侯夫人看不上郿无暇,这态度自然也影响到下面人。

  总之,中间磕磕绊绊的。

  这次发嫁妆也是如此,本来只有一个多月,时间就不够用,家具这种大件不能现做,只能现买,曹氏好不容易凑齐了家具,等到送嫁妆这天,长阳侯府这边架势倒是摆得挺足,亲戚朋友们都来了。至于嫁妆,不管箱笼装得满不满,东西贵重不贵重,最起码足足的六十四抬,面子上看也能过去。

  但武乡侯府那边就敷衍了事了,竟没派人来迎,等东西到时,送嫁妆的队伍还在门外等了会儿,才开了大门让东西进去。

  按照习俗来看,这自然不吉利,嫁妆不能顺畅入门,意味着可能这门婚事不顺。

  这也就罢,等进去后,就只派了两个下人来引路,到了新房,也没见到男方家的亲戚们。一般按照习俗,送嫁妆铺床时两家亲戚要碰个面,算是熟悉下面孔,可武乡侯府这边一概没有,连主人都没露面。

  来送嫁妆自然不能曹氏亲自去,而是她嫂子和她两个堂弟媳妇帮忙的,两人带着亲戚们在男方家受了冷落,回来自然有话说。